早上6点15分,气温3℃,天方微亮。杭州市外语实验小学的保安老刘刚打开校门,一个弱小的身影已经静静候在门外。“你又来得那么早?”老刘既惊讶,又心疼。10岁的小豪向老刘问了声好,没说别的,径直走进302班的教室。“这孩子住在余杭,每天都这么早来学校。”老刘的语气有些沉重,“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哪里吃得消呀?”小豪坐在教室里,孤零零的。他拿着一本书,静静地看着。学校规定的到校时间是早上7点40分,起码1小时后,他才能见到同学。 家住余杭区,读书却在拱墅区,每天还第一个到校,事实上,这样的“第一名”,小豪一点都不想要。小豪一家来自河南,原本是幸福的一家五口,爸爸在大关南一苑开修电动车的铺子,姐姐在下沙读大一,哥哥也在杭州上初中。去年6月之前,小豪一家就住在大关一带,他上学只要走10多分钟的路。当时,家里尚算宽裕,还在余杭买了房子,一家人开始畅想美好未来。去年6月6日,小豪的爸爸在为新店装修时,意外触电身亡。 家里的顶梁柱轰然倒下,目不识丁的妈妈罗小然只能在小豪学校边上找了家餐厅打杂。然而,2000元的月收入哪里负担得起3个子女的学习生活所需?小豪的姐姐无奈退学,交不起房租,一家四口只好搬去余杭的家。住到余杭后,小豪和妈妈每天早上4点多就要起床,坐1个多小时的公交车赶到学校。之所以要赶这个早,是因为罗小然的上班时间是早上6点半。对于这一点,小豪表现出令人心疼的理解:“我也想好好睡一觉,但是如果不早起来,妈妈就要迟到。” 每天下午4点,放学铃声一响,其他同学都忙不迭地跑出校门,除了小豪。他静静地坐在与早上到校时同样空旷的教室里,看着上午从校图书馆借来的课外读物。书包已经整理好放在一旁,小豪知道,还要40分钟,妈妈才能来接他。罗小然下午4点半下班,走到学校要10分钟。每次去接儿子,她都步履匆匆,她知道,儿子已经等很久了。“回家会堵车,大概要1个半小时。” 罗小然想过给小豪转学,但目前还有困难。“虽然我们在余杭有房子,但户口还在老家。”罗小然说,之前因为房产证没办下来,无法落户,最近虽然房产证能办了,但由于房子属于丈夫的遗产,要过户需要公证手续,还得等一段时间,“可能要3个月左右,户口才能迁进来。”至少,只要能符合转学条件,小豪如今的辛苦,会是一种“短痛”。 学校的保安老刘几乎天天看着小豪第一个到校,他观察过这个孩子,发现小豪每天早上只吃一个包子。“一个包子能吃饱吗?”记者问。“吃不饱。”小豪说。“那为什么不多买几个?”“我不想让妈妈多花钱。”罗小然泪流满面:“我怕他吃不饱,问过他够不够,他总是说不饿,我还以为他真的不饿……” 爸爸去世后,小豪没有添过一件新衣裳,也没有买过课外书和玩具。“这孩子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上课非常认真,作业也完成得很好。”陈老师说,小豪比同龄人成熟,考虑得也更多,“他妈妈不识字,不能辅导他,他的学习只能靠自己。”小豪说,他去过妈妈打工的地方,看到的是妈妈浸泡在洗碗池里的双手上长出的老茧和水泡,“我想让妈妈不要这么辛苦。” 小豪试过放学自己走去找妈妈,但罗小然坚决反对:“我在钱江市场打工,从学校过来有两个十字路口,车子很多,不安全。”为打消妈妈的顾虑,前两天,小豪去走了这段路,证明自己可以的。“我走到路口时,先看看四周有没有车,要是远远看到有车,我就赶紧跑到马路对面去,避开车。”小豪转向妈妈,“妈妈,以后我去找你吧。”罗小然再也忍不住了,一把搂过儿子,把头埋进儿子的衣服里,耸起的肩膀抖动得厉害,哭声令人心碎。 说起儿子的作息,罗小然神情黯然,“每天他睡觉的时间差不多只有6小时。”小豪的班主任陈老师也很担心长此以往会影响小豪的身体和学习:“一天有近3小时在路上,孩子太辛苦了。” 有些人希望能为小豪捐款捐物,但罗小然婉拒了大家的好意。“还有很多更困难的人需要帮助,我们更希望自力更生。”罗小然说,她现在希望能找一份收入高一些的工作,能让一家人过得好一些。如果有市民能为罗小然提供工作上的相关帮助,请致电本报大众热线85109999,万分感谢。 省教育厅表示,将会进一步了解小豪姐姐的情况,如果符合政策,可以帮助她重新入学,并减免学费、生活费。市教育局表示非常关心小豪的情况并将密切关注后续进展。余杭区教育局表示,小豪户口问题落实后,将依照相关政策,帮助小豪解决转学问题。另外,杭州市外语实验小学表示,小豪转学前的这段时间里,学校可以免费为小豪提供早餐和午餐。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教育创新网 ( 豫ICP备15035566号-1 )
GMT+8, 2024-11-24 11:30 , Processed in 0.0435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