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城东6公里的望夫村,紧依渤海,北面的凤凰山上,有付闻名天下的奇特楹联,上联为“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下联为“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此联的读法断句有很多种,身临其境,细品慢嚼,定会妙趣横生。这付名联,就悬挂在天下第一孟姜女庙——贞女祠的前殿。 传说秦代江南松江府的孟姜女,千里寻找被强行服役、修筑长城的丈夫范杞良,至此,闻知丈夫已经作古,早被埋在长城下面。悲痛中的孟姜女,感动上天,哭倒八百里秦长城(古代也有“豆腐渣”工程),找到丈夫尸体,用带来的棉衣,重新装殓安葬。后为反抗秦始皇的淫威,坚贞不屈,在这里投海身亡。 民间传说,塑造了一个忠于爱情,反抗暴政的妇女形象——孟姜女,在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暴虐行径的同时,表达着广大劳动人民对统治阶级残酷奴役的强烈愤恨与不满。 《孟姜女》的传说,长期流行于民间,其表现形式也丰富多彩,在歌曲、民谣、乐府、琴曲,以及古代的变文、宝卷、戏文、院本、元曲、传奇、杂剧等处,都能找到她的身影。形成了绚丽多姿的“孟姜女”学。 《孟姜女》的传说,版本很多,众多的版本之间,故事内容与情节变化,差异极大,反映了民间文学作品具有流动性、变异性、群创性等诸多特点。如孟姜女的名字有杞梁妻、孟姜、孟姿、孟仲姿等;杞梁的名字,有杞良、范良、犯良、范杞梁、万杞良、范喜良、万喜良、范希郎、范士郎等;孟姜女的出身地,有长清、安肃、铜官、泗州、松江、武州等;孟姜女的死地,有益都、铜官、潼关、山海关、东海、鸭绿江等;死法有哭死、力衰而死、城墙压死、投河、跳海、投火化烟等;孟姜女哭倒长城的长度,有五丈、三千多丈、八百里、万里、十万里等;哭崩的城有:杞城、莒城、韩城、长安、潼关、穆陵关、山海关等;寻夫路线有:渡浍河而北行、出秦岭向西北行进、过泗州到长城、从镇江到山海关、从把城关到潼关、从苏州昆山到山海关等等。在学术家,争议也一直未止。要细说其源,实非易事,只能根据故事起源和演变情况,择其要点简述之。 (一)“杞梁之妻”,孟姜女的最早原型。 春秋时期,齐国的“杞梁之妻”,为孟姜女传说的发端。 1、春秋时期,“杞梁之妻”郊外拒绝吊唁的故事。 “杞梁之妻”的故事,最早见于《左传》:春秋时襄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49),齐庄公攻打莒国,身为先锋的杞梁,不幸战死。齐庄公率兵归国,在郊外遇到杞梁的妻子,向她吊唁。却被杞梁的妻子拒绝:“如果杞梁有罪,就不必为他吊唁,如果有功,应到我家中吊唁。”齐庄公于是在杞梁家中,举行哀悼仪式。 《左传》记载着一段真实的历史,忠直不屈的“杞梁”,也史有其人,“华周”是他的字。虽然无法知道“杞梁之妻”的真实姓名,但她却是个知礼、知节的刚强妇女,这是孟姜女传说的源头。 2、战国时期,“善哭”添入故事情节。 战国中期(约公元前350年),上述故事有了新变化。《孟子·告子下》载:“淳于髡曰:‘昔者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锦驹处于高唐而齐右善歌,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另《韩诗外传》的作者韩婴,引注淳于髡的话:“杞梁之妻悲哭,而人称咏。”“称咏”为歌唱之意。 “杞梁之妻”追念丈夫时,悲痛欲绝的哭腔,却为文化修养精深的齐国人所赞美,“善哭”等同于善唱,美丽的腔调产生的音乐美感,竟可以与王豹的讴,锦驹的歌相媲美。“杞梁之妻”的哭腔也一举成为齐国的时尚,被齐国上下纷纷仿效,以致改变了齐国歌唱的风气,成为“国俗”。 “杞梁之妻”作为驰名天下的歌唱能手,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西汉,为西汉许多文学家所讴歌,如枚乘《玉台新咏》诗云:“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奈杞梁妻?”王褒在《洞箫赋》诗中,极赞箫声之美,令“钟期、牙、旷怅然而愕立兮;杞梁之妻不能为其气!”在这里,杞梁之妻悲伤的歌唱,为世人赞叹,堪与古代的音乐大师钟子期、俞伯牙和师旷相提并论! 3、西汉,奇峰陡起,杞梁之妻大哭十日崩城。 战国时期,齐人邹衍将阴阳与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创立了阴阳学说。西汉时期,儒家吸收阴阳学说精华,将阴阳五行变成天的属性和体现,伴随着儒家思想,一起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阴阳五行、天人感应之说盛行于西汉,为当时文化潮流的一个显著特征。在此文化背景下,“杞梁之妻”的故事,也顺应时代需要,继续演变,更加贴近现实生活。 刘向《列女传·齐杞梁妻》载:“杞梁之妻无子,内外皆无五属之亲。既无所归,乃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内諴动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既葬……遂赴淄水而死。”故事增加了天人感应的神秘色彩与民众情感想象,派生出城下大哭、义投淄水、十日后城墙崩塌等情节,更加凄美感人。 后世的郦道元,在《水经注》里,提出孟姜女哭崩莒城的观点。 4、三国时期,“杞梁之妻”故事与长城结合;哭山情节出现。 北宋郭茂倩编录的《乐府诗集》,共有100卷,收录了大量两汉至唐朝流行的民歌、民谣,其中有五、六十首文辞比较成熟的汉乐府民歌,可谓当时的流行歌曲。诗集第38卷收录了三国、六朝以至唐代一直流行的民歌,其中陈琳(?—217)创作的乐府《饮马长城窟行》,深刻反映了修筑长城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社会现状,后由唐代的王翰作曲,在民间广为吟唱。诗云: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饮马长城窟行》歌中并无实指的人物,但因有“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诗句,无意间就把长城与“杞梁之妻”故事紧密相连,“死人骸骨相撑拄”也被具体化,成为杞梁的骸骨,从此,杞梁就被埋在长城下,杞梁夫妇的故事也与长城结下了不解之缘。 魏王曹植或许认为哭倒城墙,不能尽意地体现杞妻善哭的本领,于是大胆创新,提出哭山之说。在《精微篇》中云 “精微烂金石,至心动神明,杞妻哭死夫,梁山为之倾”。 5、北齐时期,沉重的徭役导致传说与现实生活相连。 公元552年至577年的22年间,北齐政权为防止突厥、契丹南下和北周西进,大规模地修造长城,前后超过八次。繁重的徭役,造就民间许多怨夫旷女。严酷的现实生活,使民众把暴政带来的疾苦,与秦代修筑长城的苦役相联系,传说逐渐演变为以反筑城徭役为主题的新形态。杞梁也由为国捐躯的战将,逐渐变为被打杀的筑城民夫;杞梁妻也向寻夫认骨、哭倒长城的著名传说人物过渡。 (二)唐宋后孟姜女传说的演变。 1、唐朝至宋初,孟姜女传说基本定型。 唐朝至宋初,是“杞梁之妻”故事向孟姜女故事进化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孟姜女夫妇逐步替代杞梁夫妇。牵强附会的结果,使故事情节更加完善,人物形象愈趋丰满。 (1)《同贤记》中的孟仲姿。 唐代《雕玉集》收录的《同贤记》,记载着孟仲姿的故事:燕人杞良因避秦始皇筑城苦役,逃匿于孟超家后园树上,见孟女仲姿正在池中洗澡。孟女因身体被杞良所见,便以身相许。婚后杞良又返回筑城役地,主典怒其逃走,将他打杀,筑尸于城墙内。仲姿寻夫,至城下痛哭,城墙崩倒,露出尸骨,不能辨认。仲姿刺指血滴骨,终得丈夫遗骸,收回安葬。 仲姿因洗澡被看到,才与杞良成为夫妇,按照现代人的观点,他们的婚姻基础并不牢靠。但古人贞操观念极重,信守女儿之体仅能为丈夫所见,合乎当时的习俗。《同贤记》将杞梁变为杞良,国籍改为燕国,故事情节更加生动,表述秦始皇筑城苦役,造成了一场悲剧,奠定了《孟姜女》传说的基调。因此,《同贤记》当为孟姜女传说的雏形。 (2)唐朝僧人贯休的《杞梁妻》,明确哭倒的城墙是秦长城。 唐代诗仙李白也持哭城之说,如《白头吟之二》云“城崩杞梁妻,谁道土无心?” 对后世孟姜女传说,影响最大的唐代诗人,当数僧人贯休,其《杞梁妻》云:“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一号城崩寒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少年莫相非。” 杞梁由齐国人变成了秦朝人,其战死也变成了被筑在长城里。杞梁妻哭夫,一哭城崩,再哭丈夫骸骨出土。此诗总结了“春秋时死于战事的杞梁”的种种传说,开辟了“秦时死于筑城的范郎”的新传说。唐代后期,不断的征战,徭役不息,人民饱受灾难,借杞梁妻的故事渲泻心中的不满,恨不得一口气就哭倒长城。 杞梁妻哭倒长城的题材,从此进入许多诗人笔下,为这一故事的广为流传,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唐朝至宋初的“敦煌变文”,产生“送寒衣”情节。 1900年6月22日凌晨,由于偶然的机缘,甘肃敦煌莫高窟道士王圆禄,打开了第16号洞窟甬道北壁后面隐藏了900多年的一座秘密暗室,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敦煌藏经洞。洞中内藏古代公私文书约5万卷,幡绢绘画数百件,兼有少量法器杂物。这些藏品的制作年代,上起东晋初,下至北宋中期,连绵700多年,这便是后来蜚声世界的敦煌藏经洞文物。藏经洞的文物在1907年、1908年经斯坦因、伯希和其他国家的劫掠,大半精华流散国外著名的图书、博物馆,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永远无法弥补的损失。藏经洞文物的面世,填补了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许多空白,也促成了一门国际显学——“敦煌学”的诞生。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教育创新网 ( 豫ICP备15035566号-1 )
GMT+8, 2024-11-24 12:51 , Processed in 0.02983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