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上听见
2017年的父亲节,其时父亲已病重在床。因为参加上海一个主题为“发现父亲”的沙龙活动,让我有机会好好回忆和“发现”了父亲在自己生命中的影响。活动一结束,我在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曾经以为父亲缺席了我们的成长过程,但事实上父亲的爱一直都在。
本想回家后和父亲当面说一声“谢谢”,但因一个不得不参加的培训,我又继续赴外地学习了。学习期间,对父亲强烈的牵挂让我决定提前回家,并买好了回程的机票。然而刚到家就接到了父亲去世的消息。我忍不住失声痛哭!还是错过了和父亲当面说一声“谢谢”的机会,令我至今心中隐隐作痛,无法释怀。
父亲39岁那年才生了我这个小女儿。尽管对我很是疼爱,但迫于生活的重压,我的童年记忆里几乎没有父亲陪伴的印迹。我每晚入睡时父亲还在忙活,早上醒来也几乎没有看到过他的身影,似乎他从来就不睡觉休息。听母亲说,我两岁的时候,父亲因一次挑担过于负重,在跨过一个沟渠时摔倒折断了大腿,因此在床上躺了几个月,母亲忙活的时候,我就在父亲身边爬来爬去。也许那是父亲为数不多的在家休息的时间,但可惜我那时太小,对这段时光并没有什么记忆。
父亲本来就身体羸弱,受了这次重伤后身体更是走下坡路了。那个年代农村血吸虫泛滥,父亲也染上了这个病,而且还落下了肝硬化的毛病。在我上小学时,父亲还因胃出血送到医院抢救过。因为身体原因,尽管父亲兢兢业业地劳动一天,一点不比村里人干活少甚至干得更多,但他的劳动还是经常被打折记工分。父亲对此从不抱怨,只是说“人亏欠你的,老天会还你”。
为了不让一大家子人挨饿,父亲精心耕作每一寸自留地,连家前屋后的杂地也不浪费。他开创性地挖沟种山芋,让山芋藤爬上墙。记得有一次跟父亲挖山芋,曾挖到最大的一个山芋足有十多斤重。他种的土豆、冬瓜等也都是又多又大。每个季节,家里都会堆满丰收的农作物和农产品。后来政策放开,国家允许在集体劳动之余发展个体副业了,于是父亲将他的手艺发挥到极致。父亲心灵手巧,他用干秧苗编的草垫子、草窝精致又耐用,很受城里人欢迎。他炸爆米花的火候也恰到好处,一个个又大又脆,村民经常排长队等候父亲炸爆米花。
后来父亲年纪大了,干不了什么体力活了,他就凭借从小练就的一手好字,给人写对联或卖中堂字画。父亲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但爷爷读了点书,他让我父亲从小练字,我们家也算沾染了一点书香气。父亲还很有钻研精神,他自学并熟记《本草纲目》,一辈子研究草药。他一边医自己的病,一边研制土方,医好了远近不少人的疑难杂症。
父亲善良本分也不善言辞,拙于与人交往,他只知道尽自己所能去辛勤劳作,从来都不闲着也不偷懒。我一直想不起来,父亲对我们有什么特别的教导,现在想来他一直是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让我们明白,人只要勤劳只要有一技之长就不会饿死,就能在这个世界上立足。
虽然父亲和母亲一直希望我们靠读书改变命运,但对我们的学习很少过问,父亲一直对我很放心,也会用他的方法给我一些鼓励。记得我上小学时的一次考试,平时一直名列前茅的我马失前蹄,因粗心和失误数学没有考好。我很自责难过,又怕父母责怪,吃饭时头也不敢抬。父亲看出我的心思,过来摸摸我的头说:“90分也不错了啊!”我的眼泪顿时哗哗流出来……
回忆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对父亲最多的记忆仍然是他默默劳作的场景。我上初二那一年,母亲生病住院,哥哥上高中在校寄宿,父亲成了家里唯一的劳动力,他每天早出晚归在外奔波,还要照顾住院的妈妈。我白天除了上学和管好自己的生活,就是照顾好家里养的鸡鸭,中午休息时还要抓紧时间跑步回家喂猪,因为那几头猪是解决妈妈住院费用的最大指望。那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我依然考了年级第一。我知道,父亲虽然没有时间关注我太多,但他对待生活的那种坚忍和乐观,已经默默地影响了我很多,我希望自己也能和他一样,即使在生活的尘埃里也能开出花,在瓦砾堆里也会生根发芽。
父亲一生普通平凡沉默寡言,以至于我很长一段时间都只看到母亲的强悍能干对我们家的贡献。殊不知父亲是我家那块最大最可靠的基石,他对我们的影响是浸润无声的,早已融入我们的血液。父亲的爱静默如山,他不会表达,却那么沉稳有力量。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4年了,每年的清明节我都会来到父亲墓前,仔仔细细擦一擦他的墓碑,恭恭敬敬献上一束花,然后在心里深深地说一句没有来得及对他说的话“谢谢您,爸爸!”
作者:李婧娟
《中国教育报》2021年04月04日第4版 版名:家教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