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年轻人“又爱又恨”的剧本杀还能火多久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毕若旭 实习生 任德仪 见习记者 罗希 刘俞希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6月25日 07 版) 2018年的一次高中同学聚会上,中国传媒大学的刘小炜第一次下载了某剧本杀App。自此,剧本杀便迅速成为她日常聚会、团建中的“常驻嘉宾”。据她描述,这是一个可以“拓宽交友渠道、拉近与陌生人的距离并让好友关系更加密切”的宝藏社交活动。 中国人民大学的王颖飞则爱上了剧本杀中实景搜证的沉浸感。搜证环节的设置、剧情及角色的设计,是她在玩剧本杀时最为看中的。但市场上良莠不齐的剧本,也不时让她大失所望。 随着悬疑推理类综艺节目的兴起,剧本杀行业迅速崛起,吸引了广大青年的关注。作为年轻人的社交“新宠”,剧本杀开始在线上、线下市场中崭露头角,并在近两年内井喷式发展。天眼查数据显示,相关企业累计注册数量超过8000家,线下门店突破3万家,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元,触达超过5000万剧本杀爱好者。 如火如荼的发展使得剧本杀急需规范化,不正当竞争以及低质内容对青少年的侵袭,成为行业内亟须关注的发展“痛点”。4月,某二手物品交易平台数据显示,以“倒闭”为理由转卖剧本、道具、门店桌椅等剧本杀商品的数量比3月增加了110%。行业乱象、激烈洗牌等关键词一时间涌入人们的视野。 为此,中国青年报社中青校媒面向1573名大学生就剧本杀话题展开调查,受访者认为剧本杀行业目前存在的弊端,主要是好剧本稀缺、抄袭和同质化剧本泛滥(66.14%),缺乏市场监管、盗版作品频现(61.43%),无聊情节过多(48.87%),剧本更新速度慢(38.29%)等。 异军突起,年轻人为何爱上剧本杀 中国政法大学的刘煜成是剧本杀的“老玩家”。作为法律专业的学生,他一直对破案、推理类作品兴趣浓厚,剧本杀刚刚进入国内市场时,他就早早“入了坑”。“我第一次玩剧本杀大约是在2016年,那时候专门的剧本杀店很少,有做密室的店铺推出了剧本杀,我就开始尝试了。” 王颖飞则比较看中剧本杀的体验感。“尽管剧本杀已经在线上普及,但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实景搜证。线上缺少面对面交流的体验,在手机上搜查线索,体验感也不是很强。”王颖飞表示,线下剧本杀、尤其是着重氛围营造的实景剧本杀体验,是她更为期待的。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42.83%受访者玩剧本杀是为了满足社交需要,35.55%是出于个人爱好,还有21.84%则是为了打发时间。 “玩剧本杀的过程,会收获成就感。”王颖飞觉得,哪怕最后推理没有成功,在玩的过程中也会建立成就感,“这是一个回归到文字阅读的游戏项目。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放下手机、认真阅读,会让人有一种惬意感。” 王琛是早期进入剧本杀行业的创作者,也是圈内外广为人知的剧本《入世三则》的作者。他发现,受到手机游戏、短视频等流行的影响,现在年轻人的阅读体量相较于80后要小。在他看来,随着网络时代发展越来越快,大多数年轻人通过网络交流,长时间没阅读过纸质书本。而剧本杀恰恰让他们回归了纸质阅读。 从兰州大学经济学专业博士毕业后,茹茹创办了“红泥小火炉”,成为早期入行的剧本发行方之一。她表示,剧本杀行业有它自己独特的魅力,垂直的受众群体、跨界融合的可能性……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它拥有足够强劲的发展潜力。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83.42%受访者希望在剧本杀中获得沉浸式体验的趣味,58.81%希望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58.64%认为玩剧本杀是一种解压的方式,37.17%认为剧本杀中有任务目标的交流,可以避免一些人的“社交恐惧”。 “互动”是许多青年在玩剧本杀时最看重的体验,刘小炜认为,剧本杀满足了现在一些年轻人的交际需求。“日常的社交中,往往有人需要考虑彼此间的关系,照顾其他人的情绪。但当我们沉浸在游戏中,大家都是一种平等的状态。这会帮我们找到一种全新的相处模式,甚至颠覆生活中的角色和关系,这是一种非常轻松的社交体验。” “我认为剧本杀的走红,一部分原因在于其提供给受众很多可能性。参与者可以通过一个剧本体验一种人生,自己亲历其中。”就读于青岛大学的颜亚男同样认可剧本杀的沉浸体验,她表示,剧本杀是一种很好的社交方式,充分、有趣的沟通交流有助于克服“社恐”。关于剧本杀的未来发展,颜亚男希望创作方可以尝试跨界发展,比如加入VR、全息影像等技术,或与音乐剧、舞台剧等元素融合,增强沉浸感。“期待通过剧本杀这个载体,我们未来能体验到拥有更丰富元素的社交方式。”颜亚男说道。 “杂草丛生”,“弄潮儿”不该只是野蛮生长 刘煜成有自己开一家剧本杀门店的想法。他喜欢这个行业,也看好它作为年轻人社交新模式的发展潜力。但剧本杀门店频频倒闭的现状阻碍了刘煜成创业想法的“落地”,“行业过热导致了不够理性、专业的投入,所以我还是想再好好考察一下。”即将毕业成为一名律师的他带着对行业内容创作逻辑合理性以及下游市场在中小城市发展潜力的思考,从法律角度提出了自己的顾虑。他表示,版权保护是现在剧本杀行业亟待解决的切实问题。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好剧本稀缺、抄袭、同质化剧本泛滥”的现象,引发66.14%大学生用户的共鸣;61.43%受访者认为,当下行业缺乏市场监管,盗版作品频现,正规商家难立足。 据《人民公安报》报道,在正规实体经营的实体店铺,商家购买一个剧本需要几百元到上千元,一个限定剧本则往往需要万余元,一个月购买新剧本就要花费几万元。但在一些线上交易平台,不到10元就能购买到1600本剧本,有些店铺还能月销1000多件,店铺中单一产品月流水过万元,而且不少商家还承诺持续更新。 中国人民大学的王颖飞曾参加过《明星大侦探》的测本(剧本正式上线前,由一些玩家进行体验和测评,以便对剧本进行完善的过程——记者注),她喜欢实景搜证的真实感。剧本的探索过程设计完善、剧情和人物设计饱满,是她在玩剧本杀时最为看中的。“但我在线下玩剧本的时候,觉得不同剧本品质还是参差不齐,经常会遇到有漏洞的剧本。” “惊蛰推理”主理人紫薇用“混乱”来形容当下剧本杀行业的现状。“其实当下行业的体量已经很大了,所以我希望能尽快形成有效的行业规制。”紫薇期待,促进监管体系的建立,可以进一步保护著作者的权益,推动行业向前发展。 “剧本内容暴力、涉及不良的社会现象”也是大学生受访者在调查中反应的乱象之一。剧本杀对于体验者没有年龄限制、剧本中的暴力作案描述是否会引起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模仿,让33.16%被调查者担忧。如何规避行业内的不正当竞争以及低质内容对青少年的侵袭,都是需要行业自律和加强监管双管齐下以解决的“痛点”。 刘小炜觉得,剧本杀的流行代表着当下年轻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它的受众年龄主要集中在15岁到38岁,以青少年为主。当剧本杀占据了青少年更多的时间,就意味着它带来的影响可能更强。也正因如此,剧本杀在价值观上能不能给年轻人带来正向影响或榜样作用,是文化产业相关人士和监管部门应该关注的。“应该多去尝试用这样一种青春而富于生命力的形式,给予年轻人正确的引导。”刘小炜说道。 面对作品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两年前从媒体行业转入剧本杀行业的杨晋决定联合几家头部发行方创办“妙笔书局”,开展剧本杀创作者培训,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引起创作者对内容的重视,通过交流提升行业整体创作水平。“年轻作者需要考虑如何提高自己,去做深入思考,不去做深度的学习,想在这个行业里站住脚也很困难。” 来自“长歌”工作室的默白用“雨后春笋”来形容行业的现状。在他看来,每一个有生命力的行业初期都会因为发展速度过快,涌入素质参差不齐的从业者和用户,导致门槛变低,缺少行业壁垒。“但我相信行业里最终能够逐步产生良性循环,毕竟,坏的东西一定会被淘汰”。 大浪淘沙,优化后的剧本杀如何实现破圈生长 “我们希望剧本杀行业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去体验、去了解,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治理当下存在的乱象,服务于全部从业者,让他们更有信心创业,而不是被一味‘割韭菜’。”“喵青天”的负责人晴天表示,作为专业的剧本杀文娱电商平台,“喵青天”一直秉持为从业者服务的理念,积极消除行业内线上线下的信息差,让行业更加健康地发展,在满足线下店家更方便采买剧本的同时,更全方位为从业者考虑。当行业处于混乱状态的时候,版权保护、发行规范、文化立意等都是他们作为从业者需要注意的地方。“剧本杀行业仍存在不少乱象,需要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中进行规避。考虑到从业者的切实需求,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店家,让他们的剧本平稳落地,也将真正的好剧本第一时间传递给我们的用户,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 作为行业体验和发展的“主力军”,大学生就“剧本行业发展空间”给出了建议。中青校媒调查,76.79%受访者希望剧本质量、作者文笔得到提升;72.08%期待剧本题材、类型可以更加多元化;69.11%更看重店家的沉浸式实景打造,增加性价比;46.07%提到可以加大取缔不良商家、不良剧本的力度。 刘煜成了解到,剧本展会是剧本发行方和剧本杀店铺交流和买卖剧本的主力渠道,而许多展会人气旺盛,不仅代表着行业的爆发,也意味着行业内人士对好的原创作品非常尊重。“这些剧本杀店不是想着随便去买山寨剧本,而是来到展会货比三家、精心挑选优质的原创剧本,说明很多业内人士意识到,作品品质必须有保障,相信这个行业会向更高的质量发展。” 王颖飞曾参与过综艺节目《明星大侦探》的测本,剧本设置与其参与过的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主题相关。试玩之后,节目组就剧本内的法律问题与他们展开探讨,比如剧本中的罪名设置是否合理,实习生是否拥有案件调查权限等。“这让我感受到,自己未来也许可以为剧本杀行业做些什么。”王颖飞表示,无论是剧本设定的合理性,还是版权保护问题,都需要法律知识的加持,“怎样帮助行业建立监管和保护机制。也是我们作为法律工作者应该考量的。” “他们可能关注的是剧本杀行业能走多远,我却更好奇行业能走多宽。”在提到未来展望时,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生刘小炜希望有更多的顶尖剧本创作者在主题选择、内容创作时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民俗、非遗技艺等实现共创,在文化传承中塑造正能量的价值观,增强青年的文化自信。她从文创产业融合视角切入,期待剧本杀的“IP孵化”可以与其他内容进行联动。更多的从业者可以探讨未来剧本杀行业实现国内外交流与文化立意的可能性。她表示:“期待优秀的剧本多多‘出圈’,对内带动剧本杀与其他内容形式的联动,寻求新的文创经济增长点,努力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外积极促成‘文化走出去’,使剧本杀能够作为一个文化交流的形式和窗口,向世界传播好中国声音。” 作为剧本杀业内唯一孵化出文化IP的头部公司,西安入世泛娱的总经理王琛深有体会。他创作的剧本杀作品《入世三则》系列从2017年面世至今,在国内外有了许多受众,同时,他也一直帮助行业内的人员,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剧本杀从业者。在他看来,剧本杀的生命力远不止于一种休闲方式。它可以向很多方向延伸,向更多文化领域跨界,带给人们新型的文化交流方式和文化生活体验。王琛介绍,西安入世泛娱也已经和我国著名文学杂志《十月》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打造更多的优秀文化IP。“我们从剧本杀创作发行延展到文创产业、影视产业、文旅产业,同时与中国李宁、五菱宏光mini等国产品牌联名,共同推出国产文化IP。”王琛介绍,剧本杀已经向文旅方向延伸,入世文化传媒已经为延安红色景区、古都南阳、山水桂林等地的景区、革命园区等定制沉浸式文旅项目,赋予传统的旅游景区新型交互娱乐方式,盘活传统旅游资源的同时,让青年在沉浸式文旅体验中感知人文历史,提升年轻人对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树立文化自信,让年轻人主动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他们也积极向线上拓展,线上线下相结合,打造符合当代人喜好的新文化产业链。 王颖飞同样认为剧本杀行业可以被赋予更多意义。她用一个与切尔诺贝利相关的剧本举例。“剧本以那段历史为背景,所以在阅读后我对核辐射的危害有了一定了解,联想到日本计划向太平洋倾倒核废水的事件,我便瞬间意识到了其中的危害。”她表示,如果能通过文娱产业去传递知识和正确的价值观,是一种有效为年轻人赋能的方式。“当剧本杀市场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就应该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使命,让年轻人在玩的过程中建立社会责任感。” (青岛农业大学李昭杰对本文亦有贡献)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毕若旭 实习生 任德仪 见习记者 罗希 刘俞希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6月25日 07 版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教育创新网 ( 豫ICP备15035566号-1 )
GMT+8, 2024-11-24 12:27 , Processed in 0.03481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