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眼 “你蠢你活该”式讽刺,是在归因层面将电信诈骗牵涉的问题主次倒置,乃至是非混淆。 又一起电信诈骗因被骗者身份与涉案金额被网友关注:清华大学某老师报警称被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人民币1760万元。目前北京警方已证实此事,并已介入调查。 被骗1760万这无异于一场洗劫,而被骗的还是清华大学的老师,高知都难逃一劫,诈骗犯们的套路有多精,大抵可窥见一斑。但在网上,此事的舆情发酵很有些“楼被盖歪”的趋势,有一种论调是:清华老师也能被骗?或者这么傻的人怎么能赚这么多钱! 如果说,网民八卦清华教师工资待遇等,是基于对高校教师这么“壕”的本能猎奇,段子化解读是网络后喻文化的常见现象,那斥受害者“傻”,无疑是跑偏;将受害者默认为“很傻很天真”的打趣,在幽默的表象下,内嵌了某种病态认知,那就是“你傻你活该被骗”。这就像把女性遭性侵害动辄归咎于她们穿着太性感一样,是在归因层面将电信诈骗牵涉的问题主次倒置,乃至是非混淆。即便骂受害者“傻”是因为对诈骗犯唾骂无力,那也不能罔顾个案特点和电信诈骗基本特征, 让受害者承受“挨骗之后得挨骂”的接连伤害。 在电信诈骗掌握了“精准制导”和“向‘概率’要获利空间”两个杀器的情况下,我们谁都难打包票说自己逢“骗”必过。而抱着“你蠢你活该”心态看清华老师被骗,认为诈骗根由不在诈骗本身而在受害者“傻”,才是真的太过“天真”。我们往往高估了受害者的防骗能力,也低估了诈骗犯的行骗能力。现代社会确实需要个人承受最低限度的“责任自负”,个人需具备起码的防骗常识,但如果一个社会要求公民掌握的不只是防骗常识,而是针对花式诈骗的360°无死角防骗技巧,和升级节奏完全跟上骗术的技能包,民众变成惊弓之鸟,那这个社会对电信诈骗的治理,必定是大面积失效的。 □仲鸣(媒体人)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教育创新网 ( 豫ICP备15035566号-1 )
GMT+8, 2024-11-26 07:33 , Processed in 0.03058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