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痹是指以心胸憋闷,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严重者可心痛彻背,如锥刺心。心痹病因病理 中医药发展专业委员会专家临床认为:外邪内侵祖国医学认为六淫之邪皆可内侵,致发本病,但其中与本病关系较大的是寒、湿、火三气。它们都可能造成气血运行的障碍。关于寒,寒气入经而稽迟,脉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对于湿,一般多与寒邪相结,诱发心痹。至于火,主要指“壮火食气”即热盛导致的气虚心阳衰败。 情志失调忧思恼怒,或精神紧张,致肝郁气滞,进而气滞血瘀,血瘀则脉不通而发本病。 饮食不节素嗜肥甘厚味之品,或饮酒成癖,损伤脾胃,运化失司,痰浊内生,上犯胸中,阻遏胸阳,气机失畅,发为心痹。 脏腑失调与本病相关性最大的是肝、脾、肾三脏的虚损,而肾尤为关键环节。生理情况下,肾水上升以滋心阴,心火下降以壮肾阳,水火相济,阴阳平衡,身体机能正常。若心肾阳虚,不能温煦中土,脾失健运,水浊停滞,浊气归心可发本病;若水浊停滞不行,久而化热,消灼以成痰浊,阻于脉道经络,致气血运行不畅,心脉痹阻,不通则痛,而发心痹。若心肾阴虚,使肝木失养,则相火偏亢,灼烁津液而成痰浊,阻塞心脉,亦发心痹。 心痹辨证论治阴虚阳亢 心痹主证:头晕头痛,目胀干涩,心悸烦闷,失眠多梦,急躁易怒,每因烦劳或恼怒而诱发或加重,甚者出现心痛。舌红少津、苔薄,脉弦细。 心痹辩证:多素体阴虚或久病耗阴,致阴虚于下而阳亢于上,亦可致心火独亢“上冒巅顶”故头晕,头痛,目胀。阴虚肝木失养,相火妄动,故急躁易怒,阴虚神不守舍,故心悸烦闷,失眠多梦。烦劳易耗阴,恼怒引起相火,火灼阴枯,加重阴虚,故使病情加重,阴血虚,心脉失养,致发心痛,舌红少津,脉弦细均为阴虚阳亢之象。 心痹治法:滋养心肾,平肝潜阳。 方药:一贯煎、天麻勾藤饮化裁。 心痹 气阴两虚 心痹主证:时发心痛,郁闷气短,心悸易惊,自汗畏寒,时而五心烦热,少寐多梦,易梦中惊醒,口干少饮,舌红苔薄少津,脉弦细或沉细无力。 心痹辩证:多因素体虚弱,或久病所累,导致气阴两虚,气虚则气短自汗,时有畏寒;阴虚则五心烦热而盗汗,口干。心失所养,神不守舍,少寐多梦,易梦中惊醒。气阴两虚最易导致气滞 心痹血瘀,血流不畅则经脉痹阻而发心痛。舌脉表现乃气阴两虚之象。 心痹治法:益气养阴,通脉宣痹。方药;生脉散加味。 气滞血瘀 主证:多见于善感易怒,性情多变之人,常情志异常而诱发。情志抑郁则气滞不舒,气滞日久则血流不畅,心脉痹阻,而发心痛。气滞致心气不畅故见心悸气短,心烦不安,胸部郁闷心气不足之症,气滞血瘀,故时发刺痛,舌质暗紫有瘀斑,瘀点,脉沉弦等。 治法:行气活血,通脉化瘀。方药:血府逐瘀汤化裁。 胸阳不振痰湿内阻 主证:胸脘满闷,善太息,心性少寐,时发胸痛,四肢困重,食欲不振,口淡无味,每因劳动及饱餐后症状加重,舌胖苔白腻,脉象濡滑。 辩证:多见于脾胃素虚之人。因脾主运化,为生痰之源,脾阳不足水谷不能化生精微而产生痰浊,故四肢困重,食欲不振,口淡无味,舌胖苔白腻,脉濡滑。痰浊为阴邪,阻遏胸阳,故胸脘满闷,善太息。心居胸中,心阳痹阻则心脉不畅,故时发胸痛。心胸不畅,血不养心,神无所附,则心悸少寐。劳动及饱餐后加重心脾之负担,故症状每每加重。 治法:通阳宣痹,豁痰宽胸。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化裁。 阴竭阳脱 主证;神色大衰,烦躁不安,精神恍惚,甚至朦胧,四肢不温,津津汗出,身潮如油,气息短促,心痛不止,舌质红绛,少津唇燥,舌苔厚或剥,脉象细数或沉迟欲绝,或涩而结代。 辩证:多因久病不愈而又突然暴发。多系在阴阳之气逐渐耗竭的基础上,加之暴发因素的袭击,动摇根本,致使真阳虚损于上,失去阴阳互根、平衡的关系。虚阳上扰神明,见烦燥不安,或神脱,阴不剑阳,气脱于上则气息短促。阳脱,卫阳不固则汗出如油。阳不温煦四末,则四肢不温。阴阳分离则脉沉涩,甚至散乱。舌剥少津为土气绝,后天之本将竭。 治法:回阳固脱,兼敛真阴。方药:四逆汤合生脉散化裁。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教育创新网 ( 豫ICP备15035566号-1 )
GMT+8, 2024-11-24 15:02 , Processed in 0.02977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