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网

古今名医名著 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文化 健康中国
中药应用常识 验方秘方经方 中医特色治疗
寻医问药 名医坐堂 动态资讯
教育创新网 首页 中医药 中医特色治疗 查看内容

拔罐技术的学术源流

2016-11-7 15:25| 发布者: 教育| 查看: 807| 评论: 0

摘要: 拔罐疗法是以罐等为工其,利用燃烧、加热、抽吸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以产生负压,使其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造成充血或瘀血,以达到调整机体功能,恢复生理状态,祛除疾病的一种外治法。一、拔罐的定 ...

    拔罐疗法是以罐等为工其,利用燃烧、加热、抽吸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以产生负压,使其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造成充血或瘀血,以达到调整机体功能,恢复生理状态,祛除疾病的一种外治法。

一、拔罐的定义

拔罐疗法是以罐等为工其,利用燃烧、加热、抽吸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以产生负压,使其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造成充血或瘀血,以达到调整机体功能,恢复生理状态,祛除疾病的一种外治法。具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止痛消肿、拔毒排脓等功效。

二、拔罐技术的历史沿革

拔罐疗法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逐渐总结和发展起来的,古称“角法”、这是因为远古时代人们是应用牲畜的知(如牛角、羊角等)磨成有孔的筒状,刺破痈肿后以角吸除脓血的。成书于存秋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就已经有了关于角法治病的记述:“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小片如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孰(熟)二斗米顷,而张角”。其中“以小角角之”,即指用小兽角吸拔。晋代医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存以制成罐状的曽角拔脓血治疗疮疡脓肿的记载。唐代王焘《外台秘要》进一步阐述了角法的应用:“取三指大青竹筒,长寸半,一头留节,无节头削令薄似剑,煮此筒数沸,及热出筒,笼墨点处按之,良久,以刀弹破所角处,又煮简子重角之,当出黄白赤水,次有脓出,……数数如此角之,令恶物出尽,乃即除,当目明身轻也”。北宋《苏沈良方》记载了用火力排气法拔竹罐治疗久嗽的方法,表明宋代拔罐法的适应证已扩大到内科疾病,由于采用竹筒为罐具,又称“筒术”、“拔筒术”。

清代医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对用火力排气法拔陶瓷罐的出处、形状、适应病证、操作方法及使用优点等均作了详细介绍,如“火罐,江右及闽中皆存之,系窑户烧售。小如人大指,腹大网头微狭,使促口以受火气。凡患一切风寒,皆用此罐。以小纸烧见焰,投入罐中,即将罐合于患处。或头痛则合在太阳、脑户或巅顶;腹痛合在脐上。罐得火气合于肉,即牢不可脱,须待其自落。患者但觉一股暖气从毛孔透入,少倾火力尽则自落。肉上起红晕,罐中有气水出。风寒尽出,不必服药。治风寒头痛及眩晕、风痹、腹痛等。”清代呈谦在《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决》中记载了拔罐配合中药、针刺治疗痈疽阴证的方法及对预后的预测,并附有煮竹罐的中药处方及具体操作方法。

近百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拔罐疗法在广大人民尤其是医务工作者的挖掘、整理、验证、总结和提高下,得到了飞速发展。如在用具方而,已由古代的兽角、竹筒、陶罐,发展力金属罐,玻璃罐、抽气罐、挤压罐,乃至电拔罐、经穴电动拔罐治疗仪等现代装置;在操作方面,已由燃火排气、煮水排气,发展为抽气筒排气、挤压排气及电动抽气等等(以燃火排气吸拔的称“火罐”、以水煮排气吸拔的称“水罐”、以抽气法排气的称“抽气罐”);在操作方式方面,已由单纯地拔罐,发展为走罐(推罐)、闪罐、按摩拔罐及至配合电针、红外线及各种现代化理疗设备等;在临床应用方面,也由单纯地吸拔脓血,发展为治疗包括内、外、妇、儿、骨伤、皮肤、五官等科的上百种疾病,成为临床治疗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还有人将拔罐疗法与现代实验室检查法结合起来,用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此外,像现代理疗中的局部负压疗法及气压疗法,也是古代角法的发展和演变。

拔罐疗法不仅在我国城乡深受群众欢迎,而且在印度、法国、日本、希腊、俄罗斯等国家也得到广泛应用。俄罗斯称拔罐疗法为“瘀血疗法”、法国称为“杯术”,日本称为“真空净血法”。非洲大陆至今还有不少民间医生在沿用兽角拔罐法。

拔罐疗法入门容易,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器具经济、疗效迅速、使用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可广泛地运用于内、外、妇,儿、骨伤、皮肤、五官等科疾病的治疗,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民间所习用。因此它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加以研究提高的传统医疗方法。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QQ|关于我们|联系方式|教育创新网 ( 豫ICP备15035566号-1 )

GMT+8, 2024-11-24 14:40 , Processed in 0.02988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